欢迎访问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2014年文化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15-04-20 11:23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信息索引号
014006606/2015-00034
发文日期
2014-11-18
公开日期
2015-04-20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文广新局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
综合政务--文秘工作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规划, 艺术, 机关, 总结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2014年文化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打算

市文广新局

 

  2014年,我局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为龙头,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项文化重点工作得到有力推进。

  一、今年文化工作亮点

  1、大运河(无锡段)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无锡列为中国大运河重要节点,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14公里)、黄埠墩、西水墩成功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

  2、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中期督查。2014年我市认真对照示范区创建各项要求,积极探索具有无锡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0月22—23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对我市创建工作进行了中期督查,经督查组评估,无锡市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规划的落实率超过90%,完成率达到28%,25项中期督查指标中,有19项达到优秀,6项为良好。

  3、文化产业发展提档升级。获得3个文化部文化科技创新项目:无锡新区的新兴城区(开发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标准化建设、梦回江南文化演艺传媒有限公司与无锡市演艺集团的裸眼3D全息影像技术与实景演出舞台应用、江苏睿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虚实交互技术在青少年文化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央级、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两市七区7个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引导资金2810万。19个项目获得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530万元,项目数和资金排全省第三,与去年基本持平。增添1个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无锡灵山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获得1个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团队:央视国际网络无锡有限公司的朱立松、熊智辉、贾非团队。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新进展。“泰伯庙会”、“宜兴均陶制作技艺”两个项目已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即将正式公布。无锡市惠山泥人厂有限责任公司(惠山泥人)、江苏大众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评定为首批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江南大学(民俗暨民族服饰)、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传统美术、传统技艺)评定为首批省级非遗研究基地。

  5、“书香无锡”全民阅读全国推广。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关于加快推进“书香无锡”建设的实施意见》,形成了部门联手、上下联动的局面。组织“4·23”世界读书日读书活动110余场,参与人数超过十万人。成功举办太湖读书月活动,全市各级同步开展200余项读书活动,参与人数超过40万。积极参与江苏“最美书店”评选,无锡百草园书店获得首届“江苏最美书店”称号。季丰家庭荣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季丰、孔维新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全民阅读推广使者”;江阴市香山书屋阅读推广义工队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全民阅读推广社团”;东林书院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全民阅读推广基地”;太湖读书月、江阴读书节被评为“江苏省双十佳全民阅读推广活动”。4月14日,央视新闻频道记者走进无锡,采访报道全民阅读工作。11月19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12家国家、省级媒体走进无锡,专题采访全民阅读工作。

  6、广播电视优秀节目评选获佳绩。在“江苏省2013年度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选”中,我市共共获得省级政府一等奖15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23个。纪录片《寻找1972》获第九届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广播栏目《1069直播无锡》入围年度中国新闻奖提名。

  二、主要指标预期完成情况

  1、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在实现全面达标的基础上重点突破,顺利通过国家中期督查,创建工作得到文化部、财政部中期督查工作组专家的肯定,中期督查25个重点项目和指标有19项达到优秀标准。

  2文化下乡工程

  截止9月份,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公益性演出活动1914场次,举办各种免费讲座672次,举办各类临展439场次,开展社会艺术培训784期(班)次,各级完成送电影下基层10852场次,送戏下基层1479场次,送书下基层9.8万册,送展览下基层383场次。预计年底前各项指标均可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3、文化产业发展

  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目标是5.4%,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目标是250亿元。1-9月无锡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7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预计可基本完成全年目标。

  三、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创建带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1、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展开。示范区创建工作坚持以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均衡普惠为原则,不断强化政府主导责任,推动健全领导有力、保障到位的四大创建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各项创建工作,定期召集相关部门和地区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各阶段重点目标任务,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还聘请国家和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建立了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了符合我市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规划,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二是强化资金投入机制。市财政每年拨款5000余万元用于保障市级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各级文化馆(站)全部实现财政全额保障,市图书馆年购书专项经费增加到每年500万元,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基本经费按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元标准列入预算。去年全市文化支出达21.8亿元。三是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各级文化馆(站)全部配备专职人员,由财政补贴的行政村(社区)文化管理员共有1100多名。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干部培训,推行专业艺术人才下基层辅导,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550多次。充分调动地方民间艺人积极性,扶持培育群众业余文艺团队2741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市文化志愿者近2.4万人。四是强化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全市重点目标任务考核和领导干部考评。修订完善“两馆一站”考核办法,启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试点。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公众评价机制,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测评,构建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

  2、组织第二届无锡市“群芳奖”评比活动。2014年“群芳奖”评比活动进一步扩大比赛规模和种类,按照小戏小品、曲艺、音乐、舞蹈和广场文艺等舞台类作品,书法、美术、摄影等静态类艺术作品,以及服务项目、理论成果、群文之星等其他项目分门类组织比赛评选。全市群众文艺爱好者申报舞台类作品共174个、静态类作品824件、理论成果33篇、服务项目26项、“群文之星”候选对象20位。通过复赛、决赛,共评出表演艺术类作品金奖33个、银奖39个、铜奖41个;静态艺术类作品金奖18个、银奖36个、铜奖59个;理论研究成果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5个;“美丽锡剧·唱响江阴”传承与振兴锡剧文化活动等10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获奖;徐永南等11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被授予无锡市“群文之星”称号。7月3日在无锡大剧院举行了颁奖晚会暨精品群文节目惠民演出。

  3、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活动再现品牌特色。10月31日,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活动正式开幕,为期10天的无锡分会场活动,荟萃国内外精品艺术演出、广场文艺演出、群众文化展示、艺术展览、艺术品博览交易等活动形式,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德国科隆古乐团、上海越剧团、戴玉强等国内外著名团体、艺术家为锡城市民献上精彩的演出,开幕演出《天下民乐汇太湖——世界精萃民族音乐会》再次延续了无锡分会场的经典。整个分会场活动期间包含舞台演出37场,广场演出21场,展览博览和民营文化场馆展示活动18场。政府以补贴购买的形式,提供了较大数量的低价票,无锡大剧院也首次走上街头设摊推介,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分会场期间还组织艺术家与百姓近距离交流、优秀剧节目下基层演出等活动,在营造浓郁城市文化氛围的同时,为百姓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民族舞剧《丹顶鹤》还参加了上海主会场的演出。

  4、认真组织2014年度引导文化消费专项资金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今年共收到申报项目117项,69个项目列入购买范围。内容涵盖公共文化设施场所建设、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展览展演、艺术普及培训等方面,贴近百姓,突出公益性,有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均等化建设。

  目前购买的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80%以上已完成约定任务,预计年内可全部完成预期项目内容。

  5、组织实施群众文艺团队小额资助。307支团队获2014年无锡市群众文艺团队小额资助,每个团队获得3000或5000元资助扶持,合计发放资助金额150万元。我市群众文艺团队不断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团队2741支,受资助的团队成为各地最活跃的群体,在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展演月等全市性活动中频频亮相。

  6、第一次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取得良好成绩。全市有64个镇(街道)文化站被评为等级文化站,占全市文化站总数的80%。

  7、开展跨省区域文化联动系列活动。加强与其他城市在公共文化建设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创建成果,我市与第一批示范区城市苏州市和第二批创建城市浙江省嘉兴市等地开展了文化活动联动。先后组织了第二届无锡市“群芳奖”书法美术摄影获奖作品区域巡展等“走出去”文化活动6次,“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巡演宜兴行等“请进来”文化活动5次。年内还将与山西省晋中市开展“联动”。

  8、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提档升级。印发《关于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的意见》,确定新区、惠山区、宜兴市为江苏省农家书屋提升工程试点地区。新区江溪街道太湖花园第二社区农家书屋、惠山区钱桥街道晴山蓝城社区农家书屋等6家农家书屋被评为省级五星级示范农家书屋,目前达到省星级农家书屋标准的有150家,在全省位列第一。龚玮斐等9位管理员获得了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人民日报》于4月18日专题长篇报道了《无锡探索农家书屋管理长效机制——书屋〈四通〉书香沁人》,充分肯定了无锡农家书屋建设。

  同时,积极承办第十一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决赛、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等省、国家文化活动,出色完成任务。

  (二)申遗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

  1、大运河(无锡段)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通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无锡列为中国大运河重要节点,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14公里)、黄埠墩、西水墩成功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

  2、惠山祠堂群申遗工作不断推进。1月份,市政府在北京召开惠山祠堂群申遗专家咨询会,专题研究咨询惠山祠堂群申遗主题,草签申遗主题价值研究和保护规划编制协议。聘请郭旃、陈同滨、王其亨、刘庆柱等7位顶级专家为惠山祠堂群申遗顾问。4月份,全市文化工作推进会议,市政府下达惠山祠堂群申遗工作项目及任务,明确9个文本和6项工作分工职责。5月份,惠山祠堂群申遗项目通过省政府审核,列入江苏省2016年推荐申遗项目。6月份,《惠山祠堂群遗产保护规划》、《惠山祠堂群价值主题研究》两项申遗主体文本单一来源采购工作完成专家论坛及社会公示,进入采购询价程序。8-11月,惠山祠堂群申遗保护规划、主题价值研究等文本编制工作全面启动,年底形成初步框架性成果,明年年初形成规划文本。6月份在惠山古镇西神广场举办《彰显惠山历史魅力,走向世界文化遗产大型申遗展》,切实提高惠山祠堂群申遗群众知晓率和支持率。

  3、两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推进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程。鸿山遗址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首批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12个项目之一,今年申报中央财政大遗址保护资金4500万元。积极推动新区实施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本体保护及展示工程,遗址保护与环境整治、改善民生相结合,打造江南地区大遗址保护的典范。二是推进阖闾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阖闾城遗址聘请陈同滨教授完成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正以建设马山国际旅游岛为依托,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积极有序地推进阖闾城文化园项目。

  4、成功举办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4月10日,第九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在无锡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举行,论坛以“文物事业与法制建设”为主题,与会专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建言献策。通过无锡论坛,向国内文物及法学专家充分展示我市阖闾城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成果和无锡文化遗产品牌,彰显吴文化内涵。

  5、无锡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展开。组织开展无锡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工作,共计培训150人次。开展普查回头看,总结梳理文博、档案、宗教、教育、国企、老饭店、园林、图书、史志办、美术馆等十大文物收藏系统,新增国棉一厂、国棉三场、辅仁中学、钱桥中学等15处可移动文物普查对象,信息采集及登录工作全面展开。

  6、配合公安部门迅速查处市级文保单位横山草堂破坏案。市级文保单位横山草堂位于雪浪山万达文化旅游城地块内。在旅游城地块开发过程中,横山草堂遭不法分子破坏、拆除,目前已配合公安局迅速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追回大部分文物建筑构件并妥善保存。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7、新沟河水利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新沟河水利工程涉及江阴市和惠山区四处考古发掘点,年内完成两处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市级文保单位周忱祠异地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8、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编制完成我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文本,并由无锡市政府批准同意上报省文化厅。“泰伯庙会”、“宜兴均陶制作技艺”两个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组织开展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评审工作,认定无锡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33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2项,扩展项目21项。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扶持,6家项目保护单位、10位传承人获得扶持资金。无锡市赵红育刺绣艺术馆、南长区喻氏泥人坊等16个单位被评定为第一批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无锡市玉祁酒业有限公司、无锡市灵山食品有限公司等12个单位被评定为第一批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并于11月18日举行集体授牌仪式。

  (二)项目引领,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1、重点企业引领产业发展。2014年1-10月,当当网、江苏金一文化继续延续上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产值有望继续突破12亿元;无锡广播电视发展有限公司、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位居第二梯次,全年产值有望突破1.5亿元;江苏新广联股份有限公司1-10月销售3.5亿元,其中,仅光盘销售就超过1亿元;易视腾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120%多,其研发的“咪咕”音乐盒,可在点播电视节目同时畅享环境音乐,已推向市场。无锡凤凰画材有限公司今年1-9月同比出口增幅达到43%,现已完成出口额5416万元。1-10月,我市网络手机游戏企业表现抢眼,七酷网络科技不仅被上市公司世纪华通8.5亿元高价收购,且营业收入6644万元,较去年同期翻番。双十一当天,买卖宝公司销售额超过1亿元,当当网出货量达到平时的六倍。

  2、重大项目辐射性强。文化综合体项目发展迅速。2月,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正式开工,占地140公顷,总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总投资210亿元,是世界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崇安区引进马巷路文化综合体项目。天朗集团在清名桥古运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成开放了南下塘老字号一条街、大运河数字博物馆等项目。无锡朝阳集团盘活存量资源打造无锡朝阳文创产业园区。无锡圣博华康公司与北塘区共同投资,将559园区旧厂房开发成为蓉汇文华创意产业园。阳山镇的田园东方项目将打造成为国内首个创意休闲农业综合体。无锡广电集团以百万用户的“智慧无锡”手机APP为核心,打造“智慧无锡”文化创意园区,吸纳新媒体技术开发、大数据分析服务、智能手机研发外包等类型的公司入驻。

  3、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有新突破。今年1-9月无锡数字电影产业园已累计集聚企业176家企业,注册完成74家企业,还有27家在办,34家在谈。1-9月累计完成影视作品33部,正在拍摄26部。园区企业参与部分特效制作的《独行侠》、《环太平洋》获第86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提名。5月,江苏法宣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镇海保卫战》,无锡华西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缘来是游戏》在全国连锁院线公映。慈文传媒集团的《亲爱的》在中央八套播出,《刀客家族的女人》在各大卫视取得了很好的收视。市演艺集团的舞剧《绣娘》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商演。中兴九城网络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发布首款家庭娱乐主机Fun Box产品,由京东首批包销100万台。当当网研发网上图书销售与跨终端文化内容传播平台研发及应用项目。亿唐动画组织儿童双语早教实验工程——哈哈熊动漫教室。利特尔彩印包装投资2200万引进国际先进凹版印刷线技改项目。

  4、文化与金融资本深度合作。3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在无锡首次联合召开全国文化金融合作会议,部署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标志着文化金融合作部际会商机制正式启动。全省首家经银监部门批准的专业文化金融机构——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太湖文化支行正式挂牌成立,首次对文化企业授信2.6亿元。企业不断寻求与资本合作。1月,北京金一文化成功在深圳中小板挂牌上市,无锡金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无锡七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1月被上市企业世纪华通全资收购,借壳登陆A股市场,收购价达到8.5亿元。新区的买卖宝完成新的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同时引入了新的投资方全球知名芯片厂商MTK(联发科),红杉资本等原有股东进行了跟投。青商基金、盈峰资本、金晟基金、杰翱基金等一批新的影视基金同时入驻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资金池。中小微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以艺术品交易为主业的江阴后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紫砂新材料研制为主业的宜兴葛盛陶庄两家公司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Q板)成功挂牌。

  5、重点载体引企有新成效。数字电影产业园开展了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北京等地的招商,并参加了上海国际电影节,推进电影频道(M1905)、乐视网以及安石英纳等项目的落户工作,引进了星纪元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星辰国际文化传媒、高睿德(无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新引进了多盟、无锡艾德无线广告有限公司、中国日报网无锡有限公司、上海珍岛互联网广告等重大项目。新区太科园通过5月的北京招商活动,吸引中广传媒影视文化、中城智慧卡、中国电子CEC工业环境产业基地等5大央企项目成功落户。

  6、展会提升文化影响力。我市组织文化企业参加了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三届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十一届常州动漫艺术周等多个展会。10月,组织企业参与锡港投资合作洽谈会和加拿大杜兰地区政府贸易发展局的合作洽谈会,12月组织海邻文化、宜兴紫砂艺术研究院、惠山古镇开发公司的产品参与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与传统艺术展。11月主办第四届中国(无锡)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内容和层次上提档升级,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作为支持单位,内容上体现传统与创新的融合。进一步扩容,场馆面积增加了一倍近4万平方米,参展商涉及到近十个国别和地区。

  7、落实产业资金,加强绩效考核。围绕增企、增收、增效这三个重点,开展文化产业政策的修订工作。市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继续发挥杠杆作用,进一步扶优扶强,52个企业项目入围,获得专项支持2804.3万元;扶持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2000万元,引导文化消费850万元。根据文化产业绩效考核奖励办法,通过文化产业总量、重大项目招商、骨干企业培育、综合环境服务等指标,对各板块文化产业发展绩效进行考核,标志着我市产业绩效管理工作有了有力的抓手。

  (四)管引并重,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1、促进演艺、娱乐业繁荣发展。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演艺业,新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团体和场所8家,组织全市演出单位参加区域性大型洽谈会,推介引进演出项目,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演出场次达5100余场,其中涉外演出95批计870余场次。引导社会资本开办大众娱乐场所,今年以来各地新设立歌舞娱乐场所37家,投资总额1.8亿元,营业面积2.9万余平方米,努力满足市民娱乐消费需求。促进网吧业转型发展,引导网吧业主创新多元化经营方式,提升服务档次,寻找新的盈利点,今年以来有近60余家网吧进行改造升级,环境设施宽敞明亮,增加了咖啡茶饮等服务功能。

  2、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全面加强文化市场日常监管,组织各地开展了元旦春节期间专项检查行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专项活动和网吧、歌舞娱乐等一系列专项检查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全市文化市场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共出动文化市场管理执法人员19341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7767家次,查处案件45起(其中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案件23起,涉及27人),罚款21万余元,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和书报刊5.3万余张(册);排查移送黑吧线索25条,配合相关部门取缔黑网吧25家;取缔无证照娱乐场所8家,取缔无证出版物摊点95个;排查出安全隐患117项,已全部整改。会同信电局、公安局等有关单位开展“无缝隙”监测,切实加强空中信号监测力度,坚决取缔非法广播电台。4月、6月、9月通过夜间频段监测,发现并取缔非法调频电台3起。市文化行政综合执法支队牵头查办的侵权盗版网络案件被评为“全国网络案件办案有功专案组”。

  3、提升文化市场管理水平。推动信息化管理,组织实施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无锡推广应用工作,确保了10月10日第一批上线。强化技术监管措施,发挥文化市场网络监控平台的作用,抓好网吧“净网先锋”在线率的提升,编发10期通报,保障网吧实名登记上网与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的有效实施。推进诚信经营建设,组织各地举办网吧、歌舞娱乐等场所经营业主法规培训会议41次,培训从业人员2300余人次。经过公示对评选出的47家“文明上网服务场所和娱乐场所”进行表彰授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启动了网吧行业协会换届改选工作。

  四、明年主要指标和重点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完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全面完成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标任务。针对中期督查组反馈意见,固强补弱,在经费保障、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着力解决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数字文化工程达标率、图书馆5项指标达标率、基层文化从业人员培训等薄弱点,重点开展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农民工和其他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均等化制度设计研究、群众反馈和公众参与机制、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强检查督促,建立创建过程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自查工作机制,确保明年10月份接受并顺利通过国家对示范区创建验收。

  2、继续实施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小额资助、引导文化消费专项资金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等项目。2015年计划资助总额150万元、资助团队300支。预计拨款850万元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或产品50项以上。

  3、认真策划组织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活动。活动时间10天左右,计划组织群众文化活动3项以上、精品剧目演出5场以上,并组织各种文化展示展览等活动,力求体现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将艺术节分会场活动办成主题鲜明、艺术精湛、文化惠民的艺术盛会。

  4、完成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通过制订《无锡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标准,规范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以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重点,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基本形成科学、规范、适用、易行的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标准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透明化、规范化、均等化,形成试点经验。

  5、推进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建设。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建成的四通、自然村、数字、星级农家书屋给予图书、电脑的奖励。加快数字阅读服务平台建设,开展数字阅读体验活动,建立健全数字农家书屋中心,积极开展数字阅读体验服务活动,促进数字阅读健康发展。推动星级农家书屋建设,2015年争取建设100家星级农家书屋。配合省局和市委、市政府,利用农家书屋开展阅读活动。

  6、扎实推进全民阅读。实施阅读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企业“六进”工程。开展书香品牌创建工作,精心打造无锡太湖读书月等品牌项目,形成特色鲜明的系列阅读品牌与区域性阅读品牌。推广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阅读等多种载体的阅读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历代书院、藏书楼、名人读书处、名人故居等阅读文化遗存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开设更多阅读课程、开辟校外阅读和实践基地,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凸显无锡书香文脉。培育民间阅读组织,培育阅读志愿者团队、阅读推广团队、书友联谊会等民间阅读组织,定期开展优秀民间读书评选活动。

  (二)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和水平。

  1、推进惠山祠堂群申遗工程。深化惠山祠堂群文化遗产内涵的研究,挖掘惠山寺庙、祠堂、园林、泉茶、泥人等多元文化的内在关系,探讨祠堂群与无锡老城的渊源关系,凝练“突出的普遍价值”,作为惠山申遗主题,统领惠山申遗工程。完成《惠山祠堂群遗产保护管理规划》、《惠山祠堂群主题价值研究》等文本编制工作,提升惠山祠堂群的规划标准和管理模式,按照世界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管理标准,遵循申遗规划原则实施遗产保护及管理形态,打造世界遗产地和旅游目的地。

  2、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加强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无锡段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各项工作,积极发挥大运河(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档案与监测中心在运河遗产保护与监测方面的作用,水利、交通、旅游、环保等监测数据按月报送,及时发现管理隐患,维护遗产安全。进一步打造古运河风光带亮点,整合运河沿线日晖巷、淘沙巷、北塘米市、前后蔡家弄等文物资源,打造传统文化风貌。进一步完善“四门八区”景观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再现无锡老城历史风貌。

  3、完善全市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工作。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已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我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即将公布。积极推进开展全市文保单位档案编制和“两线”划定工作,完善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文保单位保护、管理水平。

  4、继续开展无锡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2015年底基本完成信息采集登录工作。

  5、继续深化吴文化博览园建设。整合鸿山遗址、泰伯墓、泰伯庙、阖闾城遗址、石城石冢等吴文化资源,在东部形成泰伯创业,建勾吴国的吴文化主题东园,在西部形成阖闾奋争春秋五霸吴国史卷的吴文化主题西园。将无锡打造成为中国吴文化博览园,打响吴文化国际品牌,形成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的吴文化游览区。

  6、深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继续重视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建设,进一步坚定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建设的的决心与信心,扎扎实实做好五大街区保护修复工作。同时积极探索有效利用的途径,边修复保护边综合利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借助文化产业的先进理念和丰富资源,优化业态策划,做大做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7、古村落保护与展示。推进十大古村镇保护规划及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性修复工程,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品牌。

  8、公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四批控制性保护单位名单。在各区上报的候选点基础上进行筛选,会同规划部门确定拟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和市级控制保护单位的文物点,市级文保单位经市政府同意后公布。

  9、推动阖闾城考古遗址公园环境整治和考古工作。启动阖闾城遗址本体保护考古研究工作,加强周边环境整治,,再现吴国都城的历史风貌。

  10、推动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本体保护和展示工程。建设遗址现场展示区、模拟考古展示区,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强遗址防入侵、环境监测、巡查管理、数字展示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11、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开展全市非遗重点项目和重要传承活动扶持资金公开申报工作,开展第二批市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申报挂牌工作。继续加大“师带徒式”传承人培养模式的力度与广度,逐步扩大传承项目和传承队伍。启动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记录保存“记忆工程”,先期从无锡精微绣、惠山泥人、无锡留青竹刻、无锡道教音乐等濒危项目着手,为这些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拍摄影像资料,记录保存一份非遗珍藏。跟踪落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长期保护规划。

  (三)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1、确定分解年度发展目标。到2015年底,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实现320亿元,增长率超过2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前十位,文化产业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争取建成年产值超10亿的文化创意园区2—3个,创建1—2个国家级或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2、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国务院《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化部等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政策,制定出台无锡市贯彻上述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意见措施。根据下半年修订的市级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政策意见和管理办法,扩大政策受惠面,加大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3、壮大市场主体规模。发展一批大企业。以无锡广电集团、无锡报业集团、江苏金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当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慈文传媒集团等“无锡市文化产业示范企业”为重点,以培育“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为目标,引进和打造一批具有产业辐射力和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建设一批大园区。切实发挥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新区创新创意产业园、国家工业设计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无锡园区)等园区基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大项目。积极培育产业化前景好、带动效应强和贡献率大的重点原创文化项目。加快建设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二期、无锡万达旅游城、兰桂坊文化休闲街、南长天朗运河古城、星空国际文化城等一批成熟度高、成长性好、具有先导性的文化产业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同时主办好第五届无锡文博会。

  4、加大产业融合力度。提升文化科技水平,以申报国家创新工程、科技提升计划为抓手,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创意与设计服务融合,支持专业化的创意和设计企业发展,鼓励开展设计服务外包,引导装饰装潢业、纺织服装业、建筑业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分离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创意设计企业,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为全行业和全社会提供服务。推动专业化创意研发机构发展。促进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工业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支持文化企业加快上市,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行上市或挂牌交易,争取利特尔彩印包装、慈文传媒等文化企业年内上市融资。创新投融资体系,支持文化支行研究推出专业性文化金融产品。积极发挥无锡华映等专项股权基金的作用,拓宽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有资质的全国性文化产权交易所加强与本市企业的合作。

  5、建立统计考核系统。积极探索开展文化产业数据分析管理系统的建设,将系统划分为企业库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辅助管理四大功能模块。产业系统建成后有助于及时采集和分析文化企业的发展动态,与市统计局和市财政局的统计数据相互对接,完善文化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方式,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信息平台,真实客观地反映我市文化企业情况,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同时进一步加强产业绩效管理。参照经普结果对文化企业统计库进行调整,开展2014年度文化产业绩效考核奖励工作,确保文化产业发展指标达标。

  (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引导

  1、提升文化市场管理效能。着力提升文化市场信息化管理水平,按照“人人会用,事事要用”的总目标,继续抓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工作,确保规范运行。落实行政审批改革和相关行业业开放审批工作,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组织各地落实文化市场取消、下放和开放审批事项,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建立后续监管制度,着力做好具体衔接服务工作,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和及时上报备案,落实监管责任,强化依法监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队伍业务培训,组织各地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和新修订的条例规章,参加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培训。

  2、促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市场经营主体,继续引导网吧业转型升级;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演艺业,支持举办演出活动;引导社会资本开办大众消费娱乐场所。强化落实属地管理,组织实施省文化厅部署的相关专项行动和全市文化市场专项行动。加强对各地文化市场管理及其各类行业日常监管的指导,加强与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的协作,有力打击文化市场违法经营行为;加强安全工作,组织各地依法加大对文化经营场所的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管力度,确保实现全市文化市场安全稳定的目标。

  3、推进文化市场诚信建设。积极做好指导协调衔接工作,建立娱乐行业协会,增强行业自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宣传活动,传播正能量。继续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季度测评工作,运用第三方测评和社会力量参与,进行客观评价与社会监督。深入推进“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工作,支持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市场管理,做到限时处理办结各类举报和信访问题。

  2014年11月18日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