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
  1. 本站支持IPV6
  2. 繁体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无锡市“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2-08 16:07    浏览次数:【字号:默认 特大

信息索引号
014006606/2022-00015
发文日期
2022-02-08
公开日期
2022-02-08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
商贸、海关、旅游--旅游、服务业
体裁
通知
关键词
规划,旅游,公文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无锡市“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根据《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市围绕《无锡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大力推动旅游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全市旅游行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旅游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出台《关于无锡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意见》,实施《无锡市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积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无锡获评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5A级景区1家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家,宜兴市被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与总收入均列江苏省第三位,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62.9亿元。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旅游接待量同比恢复到60%。

 图1无锡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表1无锡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产品供给情况

  

旅游产品

  

新增数量

  

新增项目名称

  

“十三五”末总数量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

  

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

  

2

  

省级旅游度假区

  

1

  

鸿山旅游度假区

  

5

  

国家5A级景区

  

1

  

惠山古镇景区

  

4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5

  

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新市村

  

宜兴市湖㳇镇洑西村

  

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

  

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

  

滨湖区马山街道群丰社区

  

5

  

长三角夜间文化和

  

旅游消费样板街区

  

1

  

清名桥街区

  

1

  

 

 

  项目引领文旅融合初显成效。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保护性开发了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惠山古镇等文化遗址,一大批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利用与活化改造。融创文旅城建成投运、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开街、“大拈花湾”项目签约等,一大批标杆性精品项目落地见效。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盘活运河文化资源,探索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推出了“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寻找运河记忆”精品线路、“河畔一日”主题游线获各界好评。

  旅游市场监管工作稳步推进。出台《无锡市旅游市场条例》,优化经营旅行社业务服务许可制度,宜兴市、梁溪区、滨湖区探索全域旅游“1+3+N”综合监管新模式,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贴心帮扶旅游企业纾困解难,创新开展“点位固安”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旅游包车交通安全、高危旅游项目安全等专项整治,行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实行旅行社与团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行为,建立旅行社“红黑榜”制度,游客满意度连续四年(2015-2018年)保持全省第一。

  “太湖明珠”品牌初步形成。持续打响“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品牌,城市形象宣传片连续五年登上央视,总覆盖人群累计达100.4亿人次;在央视国际频道投播新一轮城市形象宣传片,创设澳大利亚、新加坡等8家海外无锡旅游推广中心,邀请百名国际友人“无锡运河行”,让世界感受无锡魅力。成功主办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2020中国夜经济论坛、“古运河风情夜游节”“国际樱花节”等系列活动,深受市民游客喜爱。顺利在福州、郑州等客源地城市举办无锡文化旅游推介会,城市品牌知名度有了新提升。

  文旅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组建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县)区层面整合组建文化体育和旅游部门。无锡君来集团、文旅集团与灵山集团等三家国有文旅企业,创新集团化运行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形成集团下属子公司、集团全资和控股公司为运营主体,集团战略引导和品牌发展有机结合,集团资源监控和企业自身发展有机统一的格局,激发企业活力,树立行业标杆。

  (二)存在问题

  文旅产业尚未深度融合。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地方文化标识不明显,对丰厚的在地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知名旅游产品匹配度不高。休闲产品和体验属性不足。旅游产品主题功能单一,以门票经济和观光产品为主,门票收入占比较高;观光类产品休闲性和体验性不足;在场景应用、休闲娱乐、体验消费等方面存在欠缺。主客共享旅游空间需优化。旅游休闲空间环城布局未能与城市共享空间合理共融共享,旅游项目对城市发展带动能力受限。旅游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够完善,节假日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旅游服务中心未形成多级体系,智慧旅游服务有待优化。此外,城市品牌影响力不足,营销内容缺乏新意,网络关注度和游客吸引力还有待持续增强。

  (三)发展形势

  新使命赋予无锡旅游新担当。“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以及对红色旅游、旅游扶贫和厕所革命等工作的重要系列指示精神,是无锡旅游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引和根本行动遵循。在无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先行示范区的历史进程中,无锡旅游业要凝聚勇做“排头兵”的强烈共识,肩负起重大使命,强化责任担当,烙下时代的“太湖印记”。

  新特征更迭无锡旅游新趋势。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旅游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境游、入境游市场“归零”以及跨省旅游时有“熔断”,旅游市场将处于较长的低谷期。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无锡旅游产品和服务必须更加注重个性化、安全性和品质化,推动国内旅游潜能的转换与落地,积极应对和参与激烈竞争,抢抓国内旅游出现“增量”的新机遇,把握好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新格局增添无锡旅游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旅游是拉动内需、繁荣市场、扩大就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内容。发挥好文化赋能、旅游带动的作用,无锡旅游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文化自信深植于旅游业并引领发展,通过文化创意增添旅游发展新动力,通过旅游表达文化内涵与形象,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无锡模式”。发挥“太湖明珠”核心品牌和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特色,加快向世界级旅游产品转化的步伐,建设拥有世界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城市。

  新空间扩展无锡旅游新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基础设施、要素市场、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新空间拓展带来新的机遇。无锡旅游需要深入对接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强化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持续打造江南文化特色品牌,乘势增创竞争发展新优势。同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叠加,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碳达峰承诺等重要部署聚合,这些也都为无锡旅游未来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增添了新机遇。

  新需求引领无锡旅游新发展。近年来,我国旅游市场呈现较强发展韧性,市场呈现产品需求休闲化、出游方式散客化、自驾出游家庭化、消费需求复合化等新特征,游客需求趋向于复合化和多元化。实现无锡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顺应旅游市场大众化、智能化、精准化、优质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供给更高品质的旅游产品体系、共建共享的旅游功能空间、更加精细化的旅游服务,激发多元化市场活力,完善智能高效的治理机制,强化价值引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顺应旅游消费提质升级新趋势,以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休闲度假产品为导向,以改革创新和文旅融合为根本动力,聚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转型,聚焦“消费”促进旅游经济跨越,聚焦“品质”强化旅游服务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建设共同富裕的幸福美好城市,把无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作为旅游发展的第一动力,依托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和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推动旅游业在政策、产品、业态、模式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构筑无锡旅游发展新路径和新优势。

  坚持品质引领。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无锡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打造旅游产品精致化,建设旅游空间精美化,提升旅游服务精准化,推动旅游带动效益更加充分释放,全力将无锡打造成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坚持融合发展。突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机制,打响“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品牌。培育传统产业受众市场“+旅游”,建设多业态集合的旅游消费集聚区,把无锡建设成为双循环发展旅游消费热点城市。

  坚持共建共享。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旅游业发展与产业创新名城、生态宜居名城、交通枢纽名城、山水文旅名城建设,构建全域发展新格局,让市民和游客共享发展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以“空间升级、产业升级、品质升级、数智升级、服务升级、品牌升级”为主要任务,立足自身优势、突出重点领域,推动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构建主客共享的旅游空间,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旅游项目,集聚一批创新引领、创意丰富的旅游人才,以建设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为契机,努力将无锡建设成为“彰显吴地文化魅力、独具江南山水特色”的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无锡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专栏1无锡市“十四五”旅游发展目标

  

类别

  

指标

  

2020

  

2025

  

 

  经济指标

  

 

  接待游客人数(亿人次)

  

 

  0.6

  

 

  1.4左右

  

 

  旅游总收入(亿元)

  

 

  1057.89

  

 

  2300左右

  

 

  过夜游客人均逗留时间(天)

  

 

  —

  

 

  1.8

  

 

  产品指标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

  

 

  新增1家

  

 

  省级旅游度假区

  

 

  5

  

 

  新增1家

  

 

  省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

  

 

  5

  

 

  新增5家

  

 

  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

  

 

  新增1家

  

 

  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

  

 

  新增1家

  

 

  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

  

 

  新增3家

  

 

  省级工业旅游点(区)

  

 

  6

  

 

  新增3家

  

 

 

  三、重点任务

  (一)空间升级,构建城市旅游新空间

  统筹现代化发展和旅游资源空间,引导旅游产业向主客共享的休闲空间布局,休闲要素向主客共享的生活空间覆盖,实现“引游客入城、引市民入景”,规划形成“一湾、两带、两翼、五区”的城市休闲旅游新空间结构。

  1.打造太湖湾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区。规划建设太湖湾休闲旅游核与实施太湖治理和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太湖湾科创带规划建设相结合,对标现代化、国际化和特色化,统筹推进太湖湾旅游资源整合、业态布局、风貌提升和功能完善,把太湖湾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太湖观光向休闲度假升级,实施太湖旅游产品重点建设工程,推动大拈花湾、华莱坞三期、小南湾乡创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发以湖畔度假休闲为特色的蠡湖未来城,发展休闲度假、文娱影视、疗养康养、乡村休闲和商贸服务,培育新兴业态,高品质打造主客共享的太湖滨水休闲度假空间。实施全域“美丽河湖”行动和太湖108风景廊道工程,沿最美太湖岸线开发水上观光产品、绿色廊道、骑行线路和自驾游线,建设马山、山水城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新增换乘中心游客停车泊位,把太湖湾建成具有优质资源配置能力的太湖旅游中心。

  

专栏2太湖湾旅游产品重点建设工程

  

 

  世界康养度假标杆:大拈花湾项目。

  全域环境提升:全域“美丽河湖”行动;太湖108廊道:山水城郊野公园建设项目,山水东西路、十里芳径、十里明珠堤、十八湾沿湖公路、环山东西路景观提升及配套完善。

  吴越文旅体验新高地:丁埂遗址挖掘保护工程,阖闾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周铁古镇、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周新老街保护和利用等。

  新兴业态打卡点:沉浸式演艺(拈花湾微笑广场、央视影视基地、蠡园西施岛、融创文旅城、太湖秀剧场)、樱花山庄度假(鼋头渚)、彩虹步道(贡湖湾湿地)、情景式剧本推理(华莱坞影都)等。

  休闲农业示范园:小南湾乡创综合体以及雪浪山生态园、龙寺生态园、红沙湾生态园、慕湾果园、踏青农庄等。

  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平生态村、群丰社区、山联村、七房桥村、洑西村、白塔村、张阳村、横山村、阳山村等。

  夜游新场景:融创文旅城、金城湾公园夜游、万象城文商旅休闲带等。

  生态打卡地:宜兴湖滨湿地、马山湖滨湿地、十八湾湖滨湿地、管社山湖滨湿地、长广溪湿地、贡湖湾湖滨湿地和大溪港湿地。

  

 

 

  2.建设沿江沿河“两带”新空间。围绕长江、大运河水资源优势,积极推动长江观光休闲带、大运河文旅休闲带建设。打造沿长江观光休闲带,实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程,依托35公里长江岸线,推进滨江生态廊道建设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树造林建设有机协同,增设多功能公共休闲空间,放大“百年长江·红色印记”文化主题,增强长江观光休闲带的魅力。打造大运河文旅休闲带,以“千年古运河”为脉络,全面建设大运河沿线人文景观,培育大运河水上旅游新游线,串联“田园乡境”惠山段、“江南古韵”梁溪段以及“吴越古都”新吴段,重现无锡千年运河的风采神韵,把大运河无锡段打造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示范展示区、享誉中外的休闲旅游带。

  

专栏3 培育运河水上旅游新游线

  

 

  “田园乡境”惠山段。依托大运河“入城段”资源,挖掘乡村资源、非遗文化,重点建设五牧村、万里村、尚田六次产业园、包园四方摄影小镇、凤羽龙宫、先锋农场等八大项目,以“运河八景”为主线,沿线新建运河步道、灯塔、游船码头、休憩驿站等配套设施与景观小品,与锡西乡村振兴风光带形成交集,成为无锡运河段的新亮点。

  “江南古韵”梁溪段。以江南古运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为核心,建成生态度假、休闲观光、城市庆典、艺术集群、品质居住、时尚商贸多功能复合的世界级中国运河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打造“运河四季”实景演艺品牌,通过露天表演、夜间游船、水上演艺等夜游项目点亮夜游经济,让“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成为展示中国大运河文化精粹的名片。

  “吴越古都”新吴段。围绕京杭大运河发源地之一伯渎河,串点成线提升梅里古镇、泰伯庙、泰伯墓景区、梁鸿国家湿地公园、怀海义庄等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沿河新建以江苏省“运河百景”—伯渎河公园为代表的融生态、文化、健身、研学等为一体的运河公园,持续优化滨水生态空间。

  

 

 

  3.协同“两翼”一体化发展。以江阴市“江尾海头”与“霞客故里”为特色品牌,深挖“徐霞客”“要塞”“学政”“滨江”“中医”等独特性资源价值,促进特色历史人文资源向现实旅游产品转化,推动历史文化名街名镇名村、城市公园(园博园)、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研学基地、工业旅游点叠加旅游功能,推动霞客湾科学城建设,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依托宜兴市美丽山水和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阳羡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打造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水墨田园等江南山地旅游业态,推动大拈花湾文化旅游康养项目建设,培育西渚云湖茶禅小镇、湖㳇茶旅风情小镇独特的文化休闲旅游业态,全面放大紫砂文化效应,形成景区观光游、文化体验游、美丽乡村游、文人紫砂游、健康养生游、运动休闲游的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彰显“陶都、洞天、茶洲、竹海”独特魅力,打造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

  4.推动“五区一体”差异发展。梁溪区以全力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世界级度假目的地标准,全方位提升环境品质和文化品位,推动都市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实现环城古运河游线全线贯通,形成“最无锡”特色的江南历史文化风情带,建设具有文化底蕴的“江南会客厅”,向世界展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特色风貌。锡山区依托自然资源和文化禀赋,推动荡口古镇向景区街区社区转型,依托翠屏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城—旅—产”互交赋能的融合发展先行区,提档宛山湖、现代农博园、斗山、山联村等乡村休闲点,提高旅游消费体验度,建设全域延伸、多点支撑的休闲旅居目的地。惠山区以乡村旅游为主体,围绕阳山桃文化、礼社历史文化、钱桥舜文化、西漳船文化、前洲国学文化、洛社运河文化,推进阳山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及古庄、万马、礼社、洛社等休闲单元建设,创新文商旅产业链,构建覆盖全域的田园旅游新格局。新吴区发挥坐拥大运河、伯渎港、太湖等生态廊道优势,建设一批融合兼具未来感和实用性的交往空间、功能场景,加快建设“吴越春秋·鸿山奇境”项目,打造以鸿山旅游度假区为轴的特色文旅长廊,推进梅里文化小镇、田园片区、伯渎河景观带建设,实现文化旅游、田园观光、商务休闲、特色农业融合发展。无锡经开区实施城市更新规划,统筹新城、老街、湿地、园区等资源,推动多元复合现代服务业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协同发展,系统提升城市形象、功能配套、人居环境,打造人文休憩、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的城市“新核”。

  (二)产业升级,建设现代旅游产业新高地

  坚持系统谋划和迭代更新,立足无锡旅游资源禀赋特征,致力打造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积极探索特色资源“+旅游”开发路径,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产业新高地。

  1.绘好文旅融合美丽图景。深化江南文化名城建设,实施文化引领工程,深入挖掘吴文化、江南文化、运河文化、工商文化、红色文化的内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旅游业的创新运用。实施“艺术拾珍·美好空间珍珠链”计划,运用艺术创意,推动创意开发,打造100个各具特色、各有腔调的城市文化新空间,串珠成链,辐射全域,让文化旅游成为无锡现代化建设中最具无锡气质、最显人文关怀、最富创新活力的新引擎。加快提升无锡文化旅游现代化、品质化、国际化的步伐,促进文学、美术、音乐、数字艺术、网络文化、创意设计向旅游领域延伸,运用文化创意元素融入食、住、行、游、购、娱等体验环节,推动目的地设施的精品化、景点化、亲民化、网红化建设,奋力把无锡旅游建设成为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新高地。

  

专栏4“艺术拾珍·美好空间珍珠链”计划

  

 

  加强大遗址保护和利用:推进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阖闾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祁头山和佘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吴家浜遗址挖掘保护工程建设,打造文旅融合的大遗址保护利用范本。

  建设“博物馆城”:打造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群,印制博物馆地图,打造市民和游客喜爱的“博物馆之旅”。

  创新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保护、修复一批工商名人故居,复制东林书院“东林拾忆”创新利用的新模式,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基础上,促进更多的名人故居打造特色“文创生活馆”,为市民和游客供给更多的美好环境、消费体验。

  建设历史文化街区:高品质优化惠山古镇、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荡口古镇业态,积极推动惠山古镇2期3期项目、华侨城运河汇项目和荣巷老街、长泾老街、周新老街和忠义街区建设,增强江南水乡古镇特色,完善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功能。

  守护弄堂文化:持续推进“百巷梁溪”战略,尤其注意不破坏街巷风貌、不拆除历史遗存、不砍老树,深挖街巷弄堂里的“无锡记忆”,留住人间烟火味,让弄堂作为一种城市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接轨。

  打造非遗之旅:推动紫砂、惠山泥人、竹刻、精微绣、二胡、黄酒的创新性发展,提升紫砂村、二胡产业园的宜游环境,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展厅、传承体验中心和传习场所,推出无锡文化元素和现代时尚符号深度融合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无锡非遗之旅。

  

 

 

  2.深化红色旅游价值体验。以创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和抓手,实施红色资源开发和重点提升工程,加快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烈士陵墓等资源运用,挖掘红色内涵,推动内容创新,通过短视频、舞台艺术、智能技术等方式,打造沉浸式、互动式、动态化场景,推动新时期由红色遗址瞻仰、革命文物展陈向游览体验和精神传承的升级,打造一批承载革命内涵、感悟群众精神的红色旅游产品。发展“红色+旅游+N”业态模式,推动红色旅游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团建相融、与产业结合,丰富红色文化创新业态,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打造成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培育无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培养一批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和志愿者,通过举办红色夏令营、党建培训班、党建知识竞赛等活动,讲好无锡红色故事,彰显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和时代价值。

  

专栏5无锡红色资源开发重点提升工程

  

 

  区域

  

红色旅游主题

  

重点提升工程

  

  

  

  

 

  听潮江尾海头,传承红色基因。

  

 

  滨江要塞旅游区(黄山炮台旧址、鹅山炮台、军事文化博物馆、望江楼等)、江阴渡江战役纪念馆、远望二号测量船、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蒲墅里新四军六师师部驻地旧址纪念馆等。

  

  

  

  

 

  走进红色陶都,弘扬革命精神。

  

 

  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苏南太滆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宜兴革命烈士纪念馆、宜兴党史陈列馆、张渚红色文化展示馆、于伶纪念馆等。

  

  

  

  

 

  寻访第一支部,感悟初心使命。

  重温革命历史,继承先烈遗志。

  

 

  无锡革命陈列馆、秦邦宪故居、张闻天故居、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等。

  

  

  

  

 

  铭刻红色印记,歌唱伟大祖国。

  走进红色村企,体验奋斗征程。

  

 

  锡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等。

  

  

  

  

 

  重温峥嵘岁月,寻访红色足迹。

  缅怀革命先贤,感悟星火力量。

  

 

  孙冶方故居、薛暮桥故居、文昌公园(青城导社)、锡西地区烈士陵园、陆定一祖居、“一包三改”纪念馆、无锡抗日青年流亡记录园纪念馆、先锋农场等。

  

  

  

  

 

  赓续革命情怀,坚定报国之志。

  

 

  滨湖党建馆、王昆仑故居陈列馆等。

  

  

  

  

 

  聆听红色故事,重温东进序曲。

  

 

  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锡东革命烈士陵园、英雄广场、梅里文化小镇党建街区等。

  

 

 

  3.引领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立足无锡乡村特色和乡村产业,突出“一区一乡境”特色,培育江阴文化乡村游、宜兴生态乡村游、锡山休闲乡村游、惠山田园乡村游、滨湖水韵乡村游、新吴沉浸乡村游六大系列,构建无锡乡村旅游产品谱系。坚持以农村为基底,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鼓励乡村旅游创新业态的实践,培育“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多元业态,引入休闲农场、自然研学、农家美食、乡村文创、自驾旅居、智慧农旅等新模式,开发阳羡茶、阳山水蜜桃、马山杨梅、鸿山葡萄等精品乡村采摘游,为无锡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加大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五园五区六带”发展规划成果,依据国家标准提升打造,合理开发乡村资源,聚力建设乡村振兴新样板。到“十四五”期末,全市新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2个和重点村5个。

  

专栏6无锡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提升工程

  

 

  江阴文化乡村游系列:以华士华西村、顾山红豆村、长泾蒲市村、月城双泾村、璜土镇璜土村、云亭花山村等为重点,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培育“红色华西”“相思红豆”等乡村旅游热点IP。

  宜兴生态乡村游系列:依托宜兴优越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乡村游,围绕宜南山区竹林、茶旅风情小镇及各乡村旅游点,丰富生态康养、乡村民宿等业态供给,将“宜南生态度假茶旅”打造成为无锡乡村旅游的响亮招牌。

  锡山休闲乡村游系列:以自然休闲为特色打造锡山乡村游产品,将山联村、谢埭荡村、严家桥村等打造成为锡山的乡村旅游的标杆项目,围绕皇菊、严家桥大米等产业,放大农产品元素,打造休闲乡村品牌。

  惠山田园乡村游系列:依托阳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发挥田园东方、尚田小镇的品牌效应,推进锡西乡村振兴风光带建设,以阳山水蜜桃作为核心IP,打响“阳山桃韵”乡村旅游品牌。

  滨湖水韵乡村游系列: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依托滨水优势,做足山水文章,发展休闲业态,打响山水休闲名片。

  新吴沉浸乡村游系列:依托“一村一品”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导”建设,打造多主题跨时轴乡村农趣体验,依托“吴越春秋·鸿山奇境”文旅项目,通过场景塑造与科技赋能,打造再现式交互式历史文化体验,创新打造田园基底、文旅融合的沉浸式乡村旅游新典范。

  

 

 

  4.提升康养旅游幸福指数。推动生命科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对接旅游业,依托功能区规划、重大项目布局,充分利用太湖山水、精准医疗、康养服务等资源,高质量构建康养度假体验产业链体系,推进“康养+旅游”新发展。大力推动马山国际健康旅游岛建设,扩大阳羡旅游度假区的“深氧”度假设施供给,加快建设大拈花湾文化旅游康养项目、雅达健康生态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发挥江苏太湖疗养院、太湖工人疗养院、华东疗养院、七三八疗养院等自带流量的优势,办好太湖(马山)生命与健康论坛,发展健康医疗、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生活性服务业,把无锡建设成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5.推动资源“+旅游”新发展。发挥旅游带动经济、传播文化、增进交流、愉悦生活的重要作用,突破狭义的产业受众市场,推动资源利用向“+旅游”的积极转变,吸引广泛的非相关产业型人群聚集,促进无锡产城发展迈向新的社交休闲时代。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工程,通过全面开展无锡旅游资源的普查、评估和分析,以做强吸引链为首要方向,完善配套链、点亮延展链,推动无锡旅游产业迭代升级。坚持打破产业边界的工作思路,以整合产业资源、新业态创新为工作重点,推动林业、水利、工业、科普、体育、航空、影视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构筑全新旅游产业链条。

  

专栏7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工程

  

 

  林业+旅游:加强森林公园、林业生态观光园基础功能设施建设,突出森林富氧、生态康养、古道探奇等特色,配套景观小品、休憩设施,开发生态体验、徒步健身功能,打造生态观光、林果采摘、科普研学等特色产品,促进绿色经济和旅游经济协调发展。

  湿地+旅游:发挥湿地生态资源优势,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推进梁鸿国家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贡湖湾湖滨湿地、小湾里湖滨湿地、管社山湖滨湿地、十八湾湖滨湿地、马山湖滨湿地、梁塘河湿地和宜兴湖滨湿地的合理利用,建设彩色步道、智慧健身设施、景观小品、游线优化和休憩设施,把无锡湿地建成保护和利用的示范。

  水利+旅游:发挥河道、湖泊、水库水利工程资源优势,以水利工程为依托,以水利风景区、水情教育基地、水保科教园(示范园)、博物馆、档案馆、展示(览)馆、水文化园区、主题公园等为载体,加强水利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全域水利旅游融合发展,构建生态美丽幸福河湖无锡示范。

  工业+旅游:立足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基础,串联工业遗址、博物馆打造“匠史寻踪”产品;依托兴澄特钢、天江药业、美天奶业、玉祁酒业等,开发设计可供游客观赏、参与、购买的“匠新时尚”工业旅游产品;创意利用高科技产业优势,培育新业态,建成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家。

  科普+旅游:以规划建设太湖湾科创带为契机,创新全市142家科普基地旅游化运用和管理,推进无锡科技馆新馆、无锡植物园的规划建设,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园区和企业的科研设施向公众开放,打造具有无锡特色的科普旅游体系。

  体育+旅游:办好无锡马拉松、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利用宛山湖、阳山、蠡湖等举办马拉松、帆船等品牌赛事,升级海澜飞马水城体旅融合、龙池山自行车公园等示范,培育“动感蠡湖”品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精品线路和赛事,吸引更多的选手来锡竞赛、休闲。

  航空+旅游:促进通航、民航与旅游业的融合互动,在消除新冠疫情的前提下恢复出入境旅游业务,探索“通航+旅游”新模式,培育低空观光等高端产品,开通苏南机场至宜兴机场专线,通过苏南瑞丽航空公司加密至主要客源城市、旅游城市的航班。

  影视+旅游:依托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中视影城三国水浒城等拍摄基地,培育观赏演艺类、沉浸式互动类、情景式剧本类等特色文娱项目。发挥无锡影视基地优势和对旅游的带动作用,引进高质量综艺节目,加强旅游植入宣传,以明星效应带动粉丝经济,借力影视作品IP推广城市旅游形象。

  会展+旅游:加快建设长三角会展目的地领先城市,全力引接和承办国际性、国家级的大型专业展览和会议,把旅游作为服务内容延伸到会展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体系,积极服务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新能源大会、国际设计博览会、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等重点品牌项目。

  

 

 

  6.发展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强、以旅游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无锡君来集团、文旅集团、灵山集团、锡山文商旅、宜兴城建文旅等旅游龙头企业,发挥国资国企的战略定位作用,担当无锡旅游业发展的“C位”。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交通、酒店民宿、在线旅游、景区演艺、旅游装备(设施)和乡村旅游业态投资、开发,增强无锡旅游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坚持旅游度假升级方向,在旅游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时配套建设旅游饭店群,招引建设一批国际品牌酒店、高等级旅游饭店、度假亲子酒店、主题精品酒店,实施旅游民宿培育行动。引导传统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按照大众旅游的需求,加快向复合化、数字化、特色化等方向的升级,培育旅游景区、旅游饭店、在线旅游、旅游交通等行业的领军企业,促进大中小微旅游企业补链延链、协同发展。支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强化交流合作、行业自律。

  (三)品质升级,构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立足旅游业载体的发展定位、质量效应、管理方式和底线约束,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发展机制,推动旅游度假区创建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培育旅游休闲街区,发展旅游夜经济,推动旅游消费升级,促进无锡旅游业发展能力全面提升。

  1.打造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无锡七大旅游度假区规划体系建设,实施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行动,发挥旅游度假区在产业集聚、业态融合、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打造一批主题特色鲜明、文旅业态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经营管理创新的精品旅游度假区。支持梁溪区、滨湖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鹅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行“管委会+开发公司”“管理办公室+开发公司”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实施无锡休闲度假产品提升工程,强化重大文旅项目招引,培育休闲度假、主题游乐、亲子研学、康体养生、体育运动等业态,扩展度假产业,形成一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型旅游度假区,抢占休闲度假蓝海市场,使旅游度假区成为推动无锡旅游产业促进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新抓手。

  

专栏8无锡休闲度假产品提升工程

  

 

  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发挥太湖山水、禅佛文化、美丽乡村资源优势,聚焦大健康产业与休闲度假的融合发展,增加休闲业态和度假产品供应,打响“栖太湖”民宿品牌,“十四五”时期努力进入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储备名录。

  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通过打造以神话传说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演艺、高科技提升龙池山自行车公园、丰富竹海景区的夜游灯光体验等措施,激发深度体验新活力,构建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长三角核心圈层最佳山水生态旅游区和度假中心。

  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发挥太湖山水和影视资源优势,利用创意网络营销、文创产品开发、新兴业态导入等方式,以剧本杀情景式换装旅拍、沉浸式剧本推理、热点影视场景还原等热点引爆市场,推动鼋头渚、无锡影视基地等传统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新建、改建以江南山水为主题的高品质、高颜值度假酒店,打造为无锡必“打卡”目的地。

  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以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充分发挥大运河在无锡城区段资源要素汇集的优势,依托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整合南长街、丝业博物馆、窑群遗址等线路资源,建设富含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城市庆典、艺术集群等多重功能的世界级中国运河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

  翠屏山旅游度假区:定位锡东城市形象展示核、无锡全域旅游示范区、长三角文旅休闲后花园,发展以商务度假和农业体验功能为核心,以生态休闲功能为基础,以运动娱乐、康体养生、文化体验、花卉休闲、创意产业等功能为支撑的多功能旅游度假目的地。

  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以打造无锡乡村生活性服务业高地为目标,与时俱进、持续更新以亲子家庭为核心的微度假产品,突出“水蜜桃、火山、温泉”三大特色,进一步丰富地质科考、温泉文化、自然耕读、乡村民俗、户外拓展等方面的研学旅游业态,打造国内一流的乡村田园休闲度假标杆。

  鸿山旅游度假区:围绕“一体两翼、一脉六区”度假区建设发展格局,依托“吴越春秋·鸿山奇境”等重大文旅项目和“一村一品”美丽乡村示范带等载体,融合注入体验式乡村农趣元素和交互式历史再现元素,打造人文与乡村融合,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全域旅游新体验。

  

 

 

  2.培育旅游休闲街区。大力发展无锡城市旅游休闲,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区、城市休闲功能区、文娱场所聚集区等有条件的区域创建国家级与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提升主客共享街区环境形象,优化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消费体验等功能,建成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业态多元、服务规范的旅游休闲街区。高品质建设惠山古镇、荡口古镇、梅里古镇、长泾老街等特色街区,优化业态布局,完善休闲购物场所,培育一批产品富有特色、极具地方文化代表性和消费业态创意性的旅游商品购物点场所。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品牌,依托文化场馆、重要景区、商业街区等载体,推进伴手礼开发,活用无锡特有元素,建设一批文创生活馆。到“十四五”期末,创成省级及以上旅游休闲街区3家。

  3.推动文旅消费升级。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文商旅“新场景+新体验+新消费”的模式,激发文商旅消费潜力。提升中山路商圈、太湖新城商圈、滨湖河埒商圈、锡山荟聚商圈等的业态能级、品牌集聚和沉浸场景,加快串联万象城及其二期、精品酒店、购物中心、沿蠡湖商业街、长广溪湿地公园等具有湖湾品质消费载体,优化崇安寺、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南禅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忠义文化街区、梅里古镇消费环境。运用文化创意挖掘和开发三凤桥、王兴记、穆桂英、横云饭店等中华老字号品牌的文化和商业价值,深度开发无锡本帮菜、乾隆宴、霞客宴、宜帮菜、华西菜等美食系列,整体升级湖滨美食街、南禅寺美食街、拈花湾美食街,推动无锡美食特色化、集聚化发展。推动无锡苏南国际机场设立境外旅客离境退税代办点以及进境免税店。力争“十四五”时期无锡创成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4.繁荣旅游夜间经济。围绕市民和游客需求,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景区、重点文化场所、城市休闲功能区等布局,以建设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为抓手,实施“夜景、夜秀、夜宴、夜宿”特色夜游产品提升工程,深挖夜间旅游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旅游夜经济。推动环城古运河、环蠡湖、滨江公园等城市景观和博物院、无锡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中山路、滨湖美食街等实施夜间亮化、美化,创意推出拈花湾禅行、清名桥无人机秀、荡口古镇光影秀、融创文旅城太湖秀、海澜飞马水城马术、三国水浒城古装秀等系列表演,引进更多的高品质光影、音乐汇、实景演艺等夜娱活动,延长驻留时间,打造“无锡夜醉美”品牌,激活月光经济。支持拈花湾禅意小镇、宜兴阳光100凤凰街建设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十四五”期末建成国家级、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家和3家。

  

专栏9特色夜游产品提升工程

  

夜景

  

 

  智慧亮化,光影盛宴。依托无锡太湖、运河、长江三大水域资源,开发夜间游船项目,重点打造清名桥古运河游船、夜游宜兴水上巴士、飞马水城环城游艇夜游三大游船线路;推出一系列最美夜景景区,包括拈花湾、太湖之星游览园、蠡湖夜公园、历史古镇古街等;推进景观亮化工程,实现地标建筑亮化、景观桥梁亮化、道路灯光亮化、荧光路面亮化、艺术小品装置等;举办元宵灯会、灯光节、无人机灯光秀、烟火表演等节事活动,丰富夜间景观。

  

夜秀

  

 

  动感演艺,夜色未央。依托民俗非遗文化,打造特色夜间演艺,如九龙湾灯会、锡剧表演、田园东方铁树银花、梅里古镇城墙秀和光影秀等;结合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光影秀作为夜游引爆点,重点开发“流光延祥·荡口光影节”、拈花湾《禅行》、古运河水上光影表演、江阴滨江红色水幕秀等项目;利用无锡丰富的剧院场所与演艺资源,开展飞马水城马术表演、融创太湖秀场主题演艺、无锡大剧院演出等主题剧场演艺。

  

夜宴

  

 

  风味无锡,舌尖体验。打响“无锡美食”品牌,持续挖掘地方小吃与非遗美食,鼓励“老字号”品牌进景区;构建美食体验新场景,打造“旅游+美食”系列精品体验店及美食街区,形成具有生活气息与旅游意义的社会交往空间;鼓励美食体验方式的创新,加强戏曲表演与美食体验的结合、特色交通与美食体验的结合、主题观影与美食体验的结合;鼓励研发养生、食疗、时尚、亲子等新概念主题菜式。

  

夜宿

  

 

  精品夜宿,舒心入眠。稳步引进高品质住宿设施,争取继续与万豪、喜来登、希尔顿等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建设1-2家豪华酒店。依托阳山、宜兴竹海、尚田小镇等现有优势,发展亲子、温泉、蜜月等主题型度假酒店,丰富住宿类型。鼓励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汽车旅馆等低碳型住宿新业态。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住宿设施条件,大力建设乡村精品民宿组团,“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15家国家级旅游民宿。

  

 

 

  5.树立全域发展示范。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无锡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推动全域空间统筹、全域产品构建、全域产业联动、全域服务提升、全域营销拓展、全域管理创新,加快实施《无锡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巩固宜兴市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成果,支持梁溪区、滨湖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鼓励江阴市、锡山区参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逐步形成“处处是景点、行行加旅游、时时可游玩”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四)数智升级,推进旅游业发展数字化转型

  依托无锡智慧城市和物联网建设成果,加快数字赋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深入推进旅游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构建以开放、共享为特征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构造旅游业高质量的智能优势。

  1.推动智慧旅游升级。加快旅游业“云、网、端”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引导和支持5G、VR、AR等技术在旅游领域应用,提升旅游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水平,推动通达景区交通、停车引导、旅游咨询、游客服务、旅游引导标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在无锡文旅智慧系统框架内,推进建设“1+4+N”智慧旅游服务体系,即1个中心—无锡旅游云数据中心,4个平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智慧旅游推广平台、无锡旅游总入口平台以及N个智慧旅游应用,创新“云上集散中心(大数据管理)+驿站(线下服务)”的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把无锡打造成为具有物联网特色的“智慧旅游名城”。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景区,普及电子线路、多语种导览、智能讲解等智慧化服务,落实景区入园“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推广电子票、云排队、扫码入园等无接触服务,到“十四五”期末建设10家代表性智慧旅游景区。

  2.迭代数字旅游新场景。积极推动景区大力发展数字化体验产品,通过3D投影造景、全息复原、VR虚拟现实等形式,将文化资源、旅游要素转化为满足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数字技术展现旅游新场景。发挥智慧科技升级旅游体验的作用,叠加AR、VR、MR等科技应用,推动现有实景形象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打造沉浸式景区公园、文博场馆、商业街区,全方位创新文旅体验。扩展新技术在“吃住行购”等旅游消费空间的应用,鼓励发展全息投影餐厅、自助酒店、智慧绿道、互动体验式购物等新业态产品,培育“网络体验+消费”新模式,为无锡旅游注入更潮流、更时尚、更活力的时代元素。升级智能化旅游城市推广,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描绘游客“画像”,为游客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线路推广服务。

  (五)服务升级,打造最满意的旅游服务体系

  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和景区的目标,聚焦旅游服务“品质”,打造最满意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无锡旅游服务更加注重服务品质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

  1.培育高美誉度主体。坚持质量兴旅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提升计划,鼓励旅游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促进旅游服务在理念、技术、产品、服务、模式和业态上的创新。支持旅游度假区、景区、旅行社、在线旅游、旅游饭店和旅游民宿等单位对接国际规则体系,积极参与国家标准高等级认证。实施以服务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树立“灵山标准”“无锡文旅”“君来无锡”“深氧湖㳇”等一批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培养一批“金牌导游工作室”和服务明星,打造中国旅游服务的“无锡品牌”。

  2.优化旅游公共服务。释放政务服务、城市运行和文旅大数据的功能作用,建立无锡旅游公共服务新机制。深入推进文旅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加强“好差评”制度建设。优化旅游交通线路,加强重大旅游活动、节假日通景公路的交通组织、运输服务、拥堵信息发布、停车容量信息发布,不断优化提升“乐游无锡”旅游专线服务能力,科学分流引流,不断解决旅游旺季道路交通拥堵的突出问题。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景区周边环境治理效能。建立市、市(县)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优化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站、终端)的布局,提升旅游景区咨询服务中心的文化功能,向景区、社区、休闲街区供给更多、更精彩的文化惠民活动。

  3.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依托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以及盐泰锡常宜铁路、地铁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国际、城际“大交通”以及市域内、景区间“小交通”的有效衔接。完善道路旅游标识标牌体系,建设休闲步道、骑行车道、乡村公路等“慢游”绿色廊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顺畅舒适的游览体验通道。运用市场机制建设无锡市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游客集散、票务预订、交通导引、专线接驳、停车场等功能。持续深化推进厕所革命,普及第三卫生间、母婴室以及节能环保、智慧科技的运用,建设一批示范性、多功能城市公厕和旅游厕所。

  4.打造规范有序市场。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推动线上线下联动的综合执法、智慧监管和第三方“体检式”暗访,整治不合理低价游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旅游市场守法经营“红黑名单”制度,依法实施信用惩戒、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健全旅游领域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对旅游新兴业态审慎包容监管。畅通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旅游投诉渠道,建立市、市(县)区两级旅游投诉处理体系,强化旅游调解与仲裁对接。开展文明旅游主题实践活动,打造一批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充实志愿讲解和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力量,引导市民和游客成为文明旅游参与者、宣传者、引导者,弘扬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5.扎实旅游安全举措。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全面推进覆盖全域、全行业、全服务流程的点位化安全管理模式,压紧压实岗位安全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完善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的协调机制,持续开展高风险旅游项目、景区承载量、火灾隐患、旅游包车、水上游览和重大旅游活动等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和联动治理,深化旅游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快“文旅e家”安全平台应用步伐,运用“大数据+铁脚板+点位化”的新模式,强化旅游行业点位自查、线上巡查、第三方“暗访”,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突发事件预警、联合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提升旅游业本质安全发展水平和能力。

  (六)品牌升级,完善城市旅游形象推广体系

  整合旅游品牌、内容形象、媒体渠道等资源,加强国际国内、线上线下推广,打造精准化、智慧化和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形象推广体系,展示无锡城市形象,讲好无锡旅游故事,提高无锡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1.推动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以“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品牌为核心,深入研究无锡江南名城公共标识的文化内涵、知觉印象和传播载体,聚集市(县)区旅游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服务品牌的力量,研发具有高识别度的无锡城市文化特色IP,形成以城市旅游品牌为核心,多层次品牌为支撑的无锡旅游品牌形象和内容,为无锡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城市提供品牌支撑。加快“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形象标识融入城乡空间环境,推动城市标识进街区、进社区、进景区、进单位、进乡村,提升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加强游客感知分析研究,优化和提升旅游推广语、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广泛用于对外宣传,鼓励无锡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无锡城市品牌宣传,实现全社会参与的城市旅游形象突围,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品牌。

  

专栏10无锡旅游品牌体系

  

城市品牌

  

 

  太湖明珠·江南盛地

  

各市(县)区品牌

  

 

  江阴市——霞客故里·美丽江阴

  宜兴市——中国陶都·陶醉中国

  梁溪区——无锡根脉·中国梁溪

  锡山区——悠闲江南·自在锡山

  惠山区——美乡美宿·惠游惠山

  滨湖区——太湖佳绝处·最美在滨湖

  新吴区——吴风新韵·“伯”览千年

  

 

 

  2.强化重大节事活动支撑。丰富节事活动营销,持续提升无锡旅游人气,扩大“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品牌影响力。积极争取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旅游服务品质看无锡”“中国旅游日”等重大活动,开展“无锡周”系列推广活动,特色化举办“周末惬意在无锡”、大运河文化生活节、数字艺术大会等活动,支持“流光延祥”中国无锡光影艺术节、今夜“梁”宵夜生活节、太湖山水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擦亮无锡旅游名片。面向市民和游客举办“四季无锡”系列活动,形成“三月芳菲·江南花开”迎春寻芳季、“夏日狂欢·Hi游锡城”燃情仲夏季、“乡野如画·陶醉金秋”拾秋乡思季、“我在江南过大年”福至冬日季,打造四季皆可游的旅游节庆活动。

  3.探索旅游推广渠道突破。依托主流媒体优势,同步开展全媒体旅游推广,通过“全媒体推广+新媒体渗透+网络事件营销+精准化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系列化、多渠道推广无锡旅游。策划实施新媒体渠道推广措施,加大在线OTA推广力度,实现多点对多点的传播,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与新型客群。运用数字影视和数字动漫等数字媒体艺术,结合互联网技术,以更独特的形式传播无锡文化旅游。针对旅游市场热点,实施城市旅游形象品牌策略,策划“无锡旅游推广大使”“大城小爱”无锡生活体验计划、“无锡潮玩好去处”旅行Vlog征集等活动,扩大无锡知名度。实施“走出去”精准化推广行动,进一步细分客源市场,针对不同专项客源市场,分别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方式,匹配不同的互联网宣传平台,实现定向、互动的精准营销。

  

专栏11无锡新媒体渠道营销措施

  

营销平台

  

具体措施

  

视频

  

 

  1. 针对20-50岁核心游客,以短视频和直播等热门方式,推出无锡休闲体验系列活动、无锡非遗达人培育计划等系列活动。

  

 

  2.以景区光影秀、城市纪录片、“玩在无锡”旅行Vlog、“穿越千年”换装旅拍、无锡美食吃播等创意视频,吸引18-35岁的年轻代群体。

  

 

  3.针对20-35岁的年轻女性群体,聚焦美食体验、换装旅拍、美景打卡等方面,推广古镇名街、影视城、美食街区、主题民宿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利用图文笔记打造网红效应。

  

OTA

  

 

  4.针对自助游客群体,整合推广长三角江南古镇游、环太湖十景等跨区域联合游线;与旅游达人合作,以摄影图片+旅游攻略形式实施KOL推广计划。

  

图文

  

 

  5.面向40岁以下客群,利用平台资讯集合、热点配合的特点,制造话题,与明星、网红等合作推广文旅产品。

  

 

  6.适用于全年龄段与各圈层客群,以图文推送、朋友圈广告等服务渠道,实现无锡本地与江苏省生活号的联动,开展各主题产品专项客群推广。

  

直播

  

 

  7.与KOL直播合作,推出无锡“景区+酒店”自由行系列套餐,通过产品特性讲解、热门产品直播销售激发平台用户的购物消费热情。

  

 

  4.加快旅游合作交流步伐。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运用好“太湖明珠”“江南古运河”这两张具有国际识别度的文化名片,实施入境旅游振兴行动,稳步推进无锡旅游境外推广中心建设,统筹好入境、出境旅游两个市场,向世界展现“太湖明珠·江南盛地”的独特气质和魅力,争创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积极参与重大活动并植入无锡元素,加大无锡旅游城市形象推广力度。与苏州、常州、湖州等城市共同推进环太湖湾旅游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动、产业互通、共建共享,同心协力共建环太湖旅游度假新胜地。融入上海都市圈规划建设,以江南山水文化名城为核心吸引物,推介无锡“赏花休闲游”“禅意养心游”“运河弄堂游”“民宿度假游”等系列产品,把无锡打造成为华东旅游区位中心一颗靓丽的明珠。全面推进“苏锡常畅游卡”实施工程,加强与客源城市的游客互送、市场互动,鼓励更多的旅游景区加入“一卡通”,共建充满活力的旅游市场。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把旅游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建立完善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领导机构、推进机制和协调机制,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统筹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内部职能的统筹,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明确市和市(县)区宣传、发展改革、公安、自然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市政园林、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在涉旅工作中的职责、相互关系和工作程序。全面形成“党政领导牵头、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加大资金保障

  加强规划实施的资金保障,统筹运用无锡支持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扶持政策,优化政策链与旅游产业链的对接,支持旅游企业提档升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形象宣传、旅游交通专线开通和节会品牌活动举办,加大文化创意服务、旅游休闲服务等重点项目招引、建设的扶持力度。帮助旅游企业纾困解难。优化融资环境,深化旅游与金融合作,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进一步发挥“文旅贷”信用保证基金作用,支持开展文化旅游小微创业贷业务,提高旅游消费支付便利性,撬动更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

  (三)强化人才支撑

  完善旅游策划、营运、管理以及专业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机制,积极对接“太湖人才计划”,选拔高素质专业化旅游人才,推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依托江南大学、无锡学院、无锡太湖学院等高校以及无锡旅游职业院校,加强旅游学科、专业建设,支持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实施“金牌导游工作室”培训项目,培养面向国际市场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新业态紧缺人才。建立文旅高端研究机制,面向社会吸纳文旅人才,定期举办项目预研、主题研讨等活动,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发展策略研究,为无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优化环境保障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积极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旅游环境、提高环境容量,完善旅游公共交通体系,减轻瞬时高客流量带来的环境压力和容量冲击。突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传统历史风貌、文物遗迹,实现优秀文化、优良生态和优美环境的有机统一。坚持绿色发展方式,持续推进林地、绿地、湿地、自然保护地建设,构筑绿色生态屏障。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打造长江江阴特色示范段,努力把太湖建成世界级生态湖区。深入推进绿色饭店创建,加快形成景区内部绿色交通方式,争当碳达峰碳中和的表率。提升宜居宜业宜游环境,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活动,推广绿色消费方式,推行景区、街区、社区参与机制,促进全民素质提升,营造热情好客的人文城市氛围。

  附件:无锡市“十四五”旅游重点项目表

  

 

  

附件

  

无锡市“十四五”旅游重点项目表

  

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属性

  

 

  计划投资总额(亿元)

  

建设

  

周期

  

项目所在地

  

江阴市

  

1

  

 

  滨江公园

  

 

  该项目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东起鹅鼻嘴公园、扬子江船厂段,西至澄西船厂,南至规划临江路,北至长江,建有城市花园、生态湿地、公共绿地、工业遗迹保护、广场、儿童游乐场、极限运动场、网球场、篮球场、门球场、乒乓球场、足球场、室外游泳池、室外剧场、慢跑道、自行车道、景观亭、音乐喷泉、商业及服务配套建筑,以及游客中心等旅游休闲配套设施。

  

新建

  

3.6

  

2013

  

  

2021

  

澄江街道

  

2

  

 

  忠义文化街区项目

  

 

  该项目占地总面积约4.76万平方米。将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依托江阴“忠义”文化、“漕运”文化、“集市”文化三条文化脉络,塑造江阴“原宿文化”,通过打造“园区+街区+社区”的模式,以各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业态为主,打造江阴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街区。

  

新建

  

3.5

  

2018

  

  

2021

  

澄江街道

  

3

  

 

  新桥镇文体中心项目

  

 

  改项目规划占地面积8.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地上设置武术馆、专家楼,其中武术馆容纳5000座,可举办比赛、演艺等活动,作为海澜飞马水城旅游景区配套景点。

  

新建

  

7

  

2021

  

  

2023

  

新桥镇

  

4

  

 

  蟠龙山公园

  

 

  该项目占地约69万平方米,使山体绿地与外围生态绿地有机结合,形成连续贯通的绿化网络。将打造以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澄、书法篆刻大师陈复澄为核心的,集艺术作品展示、大师工作室为特色的江阴文化旅游目的地。

  

新建

  

5

  

2021

  

  

2023

  

高新区

  

宜兴市

  

5

  

 

  大拈花湾文化旅游康养项目

  

 

  项目规划面积约4500亩,可建设面积约3250亩。项目遵循大生态、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大产业的创新融合发展理念,建设文化、旅游、商业、酒店、展馆、康养、居住及相关配套,努力构建以文旅+大健康模式的“世界级心灵度假目的地”。

  

新建

  

200

  

2020

  

  

2028

  

周铁镇

  

6

  

 

  窑湖小镇项目

  

 

  规划总面积13.2平方公里(19800亩),建设用地面积2023亩,其中首期建设用地面积1500亩(已出让土地822亩)核心景区面积约8000亩,首期建设项目主要建设砂窑酒店、窑湖度假酒店、茶园酒店、游客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及后勤服务中心。首期总建筑面积约为62万平方米,提供酒店客房约2500间,大型会展空间10余个,各类型餐厅、酒吧20余个。

  

新建

  

130

  

2018

  

  

2022

  

张渚镇

  

梁溪区

  

7

  

 

  XDG-2015-21号地块开发建设项目(中萃北地块项目)

  

 

  规划用地面积1153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商业、文化娱乐设施。项目拟建设酒店约0.91万平方米、商业约0.48万平方米、2层地下停车库等约1.48万平方米。

  

新建

  

3.72

  

2021

  

  2023

  

清名桥街道

  

8

  

 

  XDG-2018-54号地块开发建设项目(锡钢浜游客集散中心)

  

 

  总可建设用地面积约35132.5平方米。方案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项目拟建设82—5层商业、1栋游客集散中心、游船码头及相关配套用房(设施)等,其中:商业3.82万平方米、旅游配套用房(设施)约0.39万平方米、地下停车库等约1.6万平方米。

  

新建

  

11.01

  

2020

  

  

2022

  

清名桥街道

  

锡山区

  

9

  

 

  无锡荡口古镇景区转型发展项目

  

 

  1.五大区域提升。业态整体提升:示范区业态提升,包括整体策划、设计、招商、施工等;展馆活化提升:会通馆、电影博物馆、新当里美术馆、华君武漫画馆、钱伟长故居五个展馆;夜泊荡口提升:整体策划、原有民宿整合、新增民宿、自营民宿打造、住宿区场景打造等;活动运营提升:夜间引流项目、文旅融合产品等;场景美化提升:室外环境、建筑立面、基础设施、亮化工程。

  2.新建项目。会议中心2000平,地下车库2200平,太师府酒店60000平。

  

新建

  

6

  

2021

  

  

2023

  

鹅湖镇

  

10

  

 

  九里仓轻文旅街区

  

 

  项目用地面积约72亩,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定位城市轻文旅开发,借鉴成都太古里的现代中式风格,重点以国际街头文化为核心,打造商业街区、影剧院、创客空间、城市民宿等多元化业态,以“黑匣子”剧场、街头演艺广场、灯光秀等特色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多媒体机构入驻,形成全业态、泛功能、多客群、全龄层、全天候等五大特征的轻文旅街区。目前已有万达影院、不二民谣餐吧、捞神、星巴克、洲际酒店等休闲娱乐品牌签约入驻。

  

新建

  

7.5

  

2019

  

  

2022

  

商务区

  

11

  

 

  乡村旅游重点村项目

  

 

  依托严家桥古村人文历史资源和农村农业资源,以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目标,围绕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田园乡村空间,提升古村落建设美丽农居,开发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特色民宿、智慧文旅平台以及农业观光、游乐设施、餐饮休闲、亲子研学等旅游项目,建立“田园”旅游发展新模式,打造以锡剧文化、稻田文化为主题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新建

  

3.09

  

2022

  

  2025

  

羊尖镇

  

惠山区

  

12

  

 

  江南运河文化公园

  

 

  江南运河文化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南岸原老国企新苑集团公司老厂区临河区域,占地260多亩,滨水岸线1.5公里。打造1800公里京杭运河全线中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运河公园,主要包括:“运河水文化博物馆、运河创智汇、国潮美食工坊、洛社科创红馆”4大建筑群和“运河之光”大烟囱,以及乡村旅游配套设施。

  

新建

  

4

  

2021

  

  2023

  

高新区(筹)洛社镇

  

13

  

 

  “天上村前”保护及城市更新项目(历史地段保护修复工程)

  

 

  位于惠山区堰桥街道堰新社区村前村。核心区6.6公顷,建筑面积3.8万㎡。项目以“乡貌、乡趣、乡学、乡情”为元素,打造“书香故里 天上村前”。充分挖掘“天上村前”书香故里的文化底蕴,同步实施产业运营布局优化,突出教育和文化旅游特色,全方位、立体式推广“天上村前”文化旅游街区,做深做响“天上村前”品牌,全面打造江南地区的文化旅游标杆。

  

新建

  

6.8

  

2021

  

  2022

  

堰桥街道

  

滨湖区

  

14

  

 

  华莱坞三期项目

  

 

  占地面积 99806.5㎡,以完善产业功能配套、打造文化新地标为规划和开发原则,规划设计包含影视文化旅游大道、华莱坞文创街、文化企业总部、名人工作坊、电影人酒店等业态的影视拍制及文娱产业集聚区。

  

新建

  

20

  

2021

  

  2024

  

雪浪街道

  

15

  

 

  小南湾乡创综合体

  

 

  项目总投资约 10 亿元,总规模约 1380 亩。项目规划建设一、二、三产联动、农业旅居与文化园区协同、三生(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的产业圈,打造乡村振兴的无锡新模式--乡创共生体。

  

新建

  

10

  

2020

  

  

2023

  

马山街道

  

16

  

 

  马山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公共交通换乘中心)

  

 

  项目位于连峰路与霞光路交叉口东南侧,总用地面积约39744平方米,建设有马山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非营运性公共交通换乘中心。

  

新建

  

2.48

  

2021

  

  

2023

  

马山街道

  

17

  

 

  太湖108风景廊道休闲系统综合改造提升工程

  

 

  该项目以环山东西路沿路景观美化亮化序化工程全面提升,山水东西路路段建设慢行系统、观景平台、旅游驿站等结合的综合改造工程。提升太湖108道路沿线景观品质。

  

改扩建

  

10

  

2021

  

  

2025

  

滨湖区

  

18

  

 

  山水城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项目位于山水东路与山水西路交界处,占地90亩。建设山水城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交通换乘中心。

  

新建

  

1.5

  

2021

  

  

2023

  

雪浪街道

  

19

  

 

  荣巷历史街区改造项目

  

 

  推进荣毅仁纪念馆升级改造,推动荣巷古镇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利用古镇现有资源,引入专业招商团队,引进总部商业企业,在商业中做产业,盘活现有资源;推进展陈、宣教、旅游文创开发,构建传承创新、开放包容的历史文化空间展示体系。

  

改扩建

  

2

  

2021

  

  

2025

  

荣巷街道

  

新吴区

  

20

  

 

  鸿“吴越春秋·鸿山奇境”

  

 

  联合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吴越春秋·鸿山奇境”目。项目选址鸿山旅游度假区望虞湾区域,占地面积约600亩,打造集影视、动漫、手游、乐园的经典文化主题度假目的地。

  

新建

  

60

  

202110—2025年底

  

鸿山旅游度假区(鸿山街道)

  

市文旅集团

  

21

  

 

  惠山古镇I地块商业、旅游景点建设及文物古迹保护修复项目

  

 

  内容为商业、旅游景点建设及文物古迹保护修复等;项目地上建筑面积(包含已实施部分在内)12.8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

  

新建

  

14.94

  

2017

  

  

2023

  

惠山街道

  

市君来集团

  

22

  

 

  湖滨饭店三期改扩建(蠡湖岸线整治)

  

 

  湖滨饭店隶属于君来酒店集团,饭店位于滨湖区蠡湖风景区,毗邻蠡园,拥有较长的湖岸线,湖滨饭店园林岸线建于1976年,区域内绿化面积8万余平方米,建筑、设施严重老化,期间未进行大规模的整体修缮,现计划对饭店区域内驳岸、建筑、园林、灯光亮化、基础设施等进行综合整治,使整体环境得到显著提升。项目计划投资约为12亿元。

  

改扩建

  

12

  

2021.7

  

  

202312

  

蠡湖街道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无锡普法

无锡普法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